1)第110章 回到苏州城 臭翔_包氏父子:头油只用司丹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0章回到苏州城臭翔

  继《大公报》、《申报》、《新闻报》等权威报纸刊登包国维研究新式制碱法的事迹后:

  正如报纸上的标题《震惊海内外……》所说,此消息在短时间内就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除了民间已将此事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外,海内、海外的相关学者界也因此而掀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波澜。

  不过,对于新式制碱法是由一名年仅十五岁的学生发明的这件事,仍有一部分学者持怀疑态度:

  化学是一门基于实践的学科,一种相对成熟的工艺往往都需要一个化学家浸在实验室里,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成本,往往才会有很小的概率研制出一种新方法。

  就算是这样,研究出来的新方法也未必实用。

  现在一个年轻的学生,竟然在一个普通的实验室里,只用三天的时间就成功研究出一种实用价值极高的制碱工艺。

  这事无论怎么看,都有些太过离谱。

  但无论如何,实有不少学者想一睹这种新式制碱法的真容,甚至已经有人开始赴往天津永利制碱厂,试图了解更详细的情况。

  ……

  在国内,当今学派,简要概括可粗略的将之分为“新潮学派”和“学衡学派”。

  新潮派简而言之就是新派,顾名思义,崇尚新潮流,十分推崇科学,在现今的势力十分强盛,其强盛原因,则与新文化运动息息相关。

  而学衡派,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学派,号称要挽救“国粹”,他们与新潮学派的主张十分不对付,也被一些人称为“旧派”,以国学和古典诗词等“旧文化”来作为反对新潮派的手段,互相抨击。

  在当今没有多媒体的时代,普通百姓获取大事件信息的方式便是通过报纸、杂志一类的文学刊物。

  因此,衡量一个学派的强盛与否,其重中之重便是旗下刊物知名度如何。

  知名度越高,掌控的舆论权也就越大。

  新潮学派的主要领导人为陈独秀等人,当今发行的主要刊物便是《新青年》《新潮》……

  而学衡派的主要刊物则是《学衡》、《文哲学报》、《国学丛刊》一类。

  自1915年,胡适与学衡派创始人梅光迪的冲突开始,两个学派之间的冲突就愈演愈烈,发展到现如今,已有了针锋对麦芒的趋势。

  包国维此番举动,无疑也是给新派增添了一份强助力,要不了多久,恐怕就能登上《新青年》杂志。

  ……

  而当苏州新式学堂的一些教员们得知这件事——尤其是刚调来不久的王校长得知这件事时,他的心情十分激动,甚至都没有心情去再去瞧瞧自己包的二奶。

  他即刻使人从学校中调来了包国维的入学档案,反复观看其上档案上的照片与报纸上的照片,在亲自对照无误之后,可谓是十分兴奋:

  前任校长前脚

  请收藏:https://m.yes9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