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1章 胡部堂何在?_朕乃一代圣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堂上的事找到一个点总能顺藤摸到瓜,最核心的地方,不是摸得到、摸不到。而是摸到了,你敢不敢拔出来。

  这一拔,拔出宗室、拔出勋贵、拔出外戚、拔出……心腹,到时候怎么办?

  所谓法不责众,虽然是违法者的嚣张之语,但实际上也有其道理。

  宗室牵扯其中,在礼法森严的明代,只要他不造反,皇帝杀也杀不得他。

  勋贵牵扯其中,他们是与皇室共享天下的群体,又怎么办。

  如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事情半途而废,这些动不了的群体之下还是臭泥烂屎一大堆;如果学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那么所有人都会看到,

  皇帝是刻薄寡恩的苛刻之人,跟着你还是吃糠咽菜、享受不了,舒服不了,这天下又有几个愿意穿着草鞋布衣和你大谈君臣大义的?

  为什么有儒家、礼法这一套,恰恰是因为太多人做不到,而且大多数人也不应该做得到,如果都做到了,就不需要这些礼法了。就像中国人不会天天把种族歧视挂在嘴边强调,西方人才会,因为他们有。

  毛语文送进宫来的话说还是什么都没问出来,按照詹秀山的出身、履历来分析,他不该是什么硬骨头的人。也不是什么为了道义便生死不顾的人。

  这也就是说,他不敢说。

  “……会不会是害怕说出来了,便没了余地?”

  “余地?什么余地?”皇帝看了看刘瑾。

  只是想想,其权力应该说不亚于杨一清三边总制官了。

  ……

  杨一清轻轻吐出一口气。

  自然是要把这种重要位置占下来。

  所以无论怎么看,这都重要无比。

  ……

  也难怪皇帝那日不愿意抉择,这个人确实不好找。

  杨一清心想当然正派,他要是不正派,人家吏部侍郎肯定被吏部尚书拉去了,和你们还能有什么关系。

  “叔厚知轻重、懂进退,以其天下第一部的侍郎之职任浙闽总督也还可以。但是……”

  “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朱厚照敲了敲手指头,“给他两个选择吧?你去传旨,叫毛语文不要打了,折磨人太狠,没有必要。另外,朕担保,除非他犯下谋反这样诛九族的大罪,否则朝廷不会去查抄詹氏宗族,但他要速速交代。如果依然不交代,就派锦衣卫去江西,绝了他的念想。”

  所以如果能让浙闽总督成为他们的人呢?

  那么陛下就不会动他们两位阁老。因为北京城遍地的墙头草,这些墙头草们看到李、刘二人倒了,自然会让浙闽总督也一起倒。

  “浙闽总督?”杨一清忽然警觉,“李阁老、谢阁老。我是边臣,浙闽总督也是边臣,有些话不是我该说的。”

  这老家伙竟然跪了下来,“奴婢不敢讲。”

  杨一清不要说人人欢迎了,不是人人鞭挞都算是好命。

  “如此说来

  请收藏:https://m.yes9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