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9章 剿套 封锁_朕乃一代圣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抵是因为去年大朝会是初办,许多细节尚来不及细商,且当时先皇驾崩、西北处战事,朝局激烈远甚今日,所以正德元年的大朝会倒显得比弘治十八年更加从容。

  朝气蓬勃的皇帝站在金匾之下,他虎目雄视,自信有力,对着重臣宣道:

  “弘治十八年,朕以复套为国策,立志或三年、或五年,必以旧土复疆而谢天下万民,此志不成,朕誓不罢休。

  且朕,念先皇帝大命,欲效唐虞之治,而进言者,或互成其是,或各执其非,惟记毋倾毋侧,毋党毋偏。尔等诸臣,坚其胆识,弼予于治。此所谓大朝会之志也!”

  大朝会初始,皇帝有这段开场白,意思就是我念先皇帝之命,效法唐尧虞舜之仁政治理国家,你们该说什么都说出来,辅佐我处理朝政。

  这其实也就是文臣经常呼吁的广开言路。

  所以满殿臣子又一次三呼万岁。

  朱厚照沿着阶梯下来,“西汉时,武帝设朔方、五原两郡,河朔地区自那时起就已经是中原领土,《后汉书》记载,河朔之地因渠以溉,水舂河漕。用功省少,而军粮饶足。故孝武皇帝及光武筑朔方,开西河,置上郡,皆为此也。”

  “本朝太祖皇帝当年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而兴兵伐元,太宗皇帝五征漠北,北逐元庭,先皇祖亦进剿建州女真,于是而有成化犁庭。百余年来,大明与草原从未停战,朕决意继承先祖余烈,终此一生,必收河套之地。今日所论,诸臣皆可上奏,有利于复套朕必纳之,不利于复套朕必弃之。”

  作为皇帝他会定调,今日是讨论如何收复河套。

  其中军事方略是王守仁所提,他建议以精锐之兵,来去如风,先进行剿套。这件事不是他首创,成化年间,甚至是弘治十一年王越出击,都算是成功的剿套。而剿套之所以比较容易成功,就是游牧民族也有其‘作息’。

  户部尚书韩文建议:先前说过,开海是为复套。现在开海已成,三地市舶司施行准入制,所得准入银有近两百万之巨,可分别拨付马政和复套国策。

  就是你有这个力量,你为什么不去削弱他们一下?

  这个建议杨尚义、周尚文都是同意的,只不过他们没想到是一个文臣提出这样的观点,因为文臣总是倾向于阻止军队出击。

  永乐皇帝当年还因为京师缺粮,所以停了天下的开中,全部集中于京师,这样所有纳粮的盐商就只得将粮食送往京师,一时之间京中各处粮仓全都爆满。

  这个时候的大明已经不是初年,几万十几万的大军进入大漠,这不是小事情。

  再有天冷了之后,北方的大河结冰,骑兵长驱直入,丝毫无阻。

  剿套,也是要粮草的。

  ……

  但朱厚照细细思索,其实军事上的骚扰加经济上的封锁,有个两三年,鞑靼人

  请收藏:https://m.yes9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