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96章 返京_朕乃一代圣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96章返京

  朱厚照对召见邢观的过程很满意。

  甚至有种觉得这样的人才发现的晚了。

  因为产业、市场这才是真正重要的因素。

  后世人都记得英国诞生了蒸汽机,然而在出现蒸汽机和珍妮纺纱机以前,英国人已经有了百年的产业发育期了。

  简单的讲,蒸汽机今天提高了生产力,短时间内产出大量产品,可卖不出去有什么用?这样的机器第二天就会被商人扔进仓库,变得无人问津。

  所以从大机器到大发展,这不是完整的逻辑链条。

  全部的逻辑链条应该是稳定的政治环境、重商的社会环境、庞大的市场需求、成熟的销售网络,之后才是大机器的产生,然后大发展。

  因为大机器的发展,所以带来了各类工具的革新,提升了军事力量,军事力量又保证了市场的稳定。

  更为关键的是,大生产需要精密的协作分工,需要各类人才,这个过程中又完成了人才的训练。

  如此是一个正向的循环。

  英国人当年是如此,美、德的工业化也是如此,直至后来的数个成功工业化的国家无不是如此。

  否则,蒸汽机这种老掉牙的机器都诞生几百年了,为什么到了二十一世纪全世界还是只有少数的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呢?

  令朱厚照感到振奋的是,竟然有一个大明的官员在向他灌输发展棉纺织业的重要性。

  说明他用开海的实践所带来的社会变化成功影响到了新一批当代的官员群体,海商、贸易以及带来的改变开始动摇人们最初的观念,并逐渐认识到,这也是一种强大的途径。

  这次南巡他本以为只有一个喊出‘重孔孟轻奇技’的关延卿,没想到最后在宁波还有一个和他大谈产业的邢观。

  此外,这些远不仅仅是观念这么纯粹,其背后是一群实实在在的利益群体。

  十年以来,上至皇帝,中至平海伯等一众勋贵、当地以仕途进步为目标的众多官员,下至具体的每一个商人、平民,大量的白银流入让这个群体变得富裕,并依赖于这条商路。

  “……朕记得当时离开山东时,是让关延卿任了杭州知府是不是?”

  皇帝在宁波行宫里一边摘落花瓣,一边和尤址闲话。

  尤址则没想到皇帝竟然还记得那样一个小知府。

  “是,陛下还交代过,若是过了一年他干的不错,便向陛下禀报。”

  “嗯……”朱厚照少见的纠结起来,他生出一种心思就是将邢观带回京城。

  可伍文定的身边确实需要这么一个人。

  英国人搞左手大炮,右手贸易,这两只手缺一不可。所以伍文定和邢观也是少谁都不可以。

  关延卿呢,还是年轻,先前是知县,现在还只是杭州知府,拔苗助长也不是什么好做法。

  所以说朱厚照略微显露出愁容。

  心情不佳,再加上出来了这么

  请收藏:https://m.yes9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