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5章 等待时机(一)_抗日之红颜悍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5章等待时机(一)

  雪城王宫大殿上,南汉军政官员够得上级别的都很规矩的坐在两侧。薛茹看看这阵势,有些想笑。南汉特别顾问周廷儒是从国内迁入越南的中国人。迁入几十年时间,有些迂腐守旧,有些大汉民族思想。

  周家世代居住云贵地区,家族在满清的文字狱中被炒灭,原来姓吕,据说是吕晚村的后人,躲避清朝的迫害,才从母姓改为姓周。周廷儒由于支持革命党孙先生起义,被清廷抓捕,全家逃到越南北部。

  南汉政权建立,周廷儒觉得很兴奋,他一直认为越南就是中国的,这个国名还是嘉庆皇上册封的。作为薛茹专门请来的特别顾问,提出在东南半岛建立以汉人为主体的王国,实行君主统治。国名是他提议的,简称南汉国。这个世代反清的文人,算得上是老愤青。

  薛茹认识他,是通过他的孙女周敏,她来参加应聘,才知道周廷儒这个名人,薛茹可是一直注意收拢人才。通过周敏结识周廷儒,两下一谈,当然是相见恨晚。以薛茹的见识和思想,很快征服周廷儒,成为薛茹的追随者。

  周家堪称世代大儒,是中国古文化和古礼制的忠于者。越南虽然千百年来一直使用汉字,但越南有自己的语言,也有自己的风俗和传统,与中国人还有很大区别的。

  被法国统制这么多年,法国语言和法文也占有很大比量,特别是在有文化的上层人物中,亲法的大有人在。而此时汉族人不太多,为了增加人口,从周围大量吸收其他国家的人,让南汉成为一个大杂烩,语言文化全都杂乱无章。

  薛茹是愤青,又有很严重的民族情结,这回是她自己说了算,终于有掌握天下的权利,当然不会把旗袍称为国服,也不会把马褂称为汉服,所以她要干的就是确定大汉民族的衣装和文化。

  但这些想很容易,实行起来却很难。经过后世一大堆现代思想灌输,被逼着不得不去学英语才能考大学的时代,对这些古礼制薛茹也不会。张洞临是美国出生,美国长大,李正洲家族来越南已百年以上,算是地道的越南人。

  阮同文是京族人,就是越南土著,这让薛茹想起了周廷儒,亲自请他出来聘为自己的顾问。当周廷儒知道薛茹为什么请他的时候,居然以六十多岁高龄想要跪倒大礼参拜,把薛茹吓够呛。周廷儒说他不要一分钱的薪俸,甘愿为薛茹出谋划策。

  在立国之时,他建议国号汉,接下来的事情更让薛茹哭笑不得。老先生这哪是推进汉文化和中国文化,就是复古倒退。

  这座被称为汉宫的地方,一个会议弄得跟临朝似的。还是薛茹坚决反对才没有让大家跪拜,只是行礼,也确定坐着开会。

  张洞临和李正洲有意树立薛茹的权威,所以也和周廷儒

  请收藏:https://m.yes9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